国民党将领的证书晋升术:以陈士章为例看老蒋的用人手段
在国民党军队中,高级将领往往拥有一摞摞军官证书——黄埔军校的、军官训练团的、军事政治学校的,应有尽有。这些证书可不是勤奋好学的证明,而是蒋介石精心设计的人才认证体系。
蒋介石深谙办学控人之道。他将国民党军队分为亲疏有别的两大阵营:以黄埔系为核心的中央军,和备受排挤的杂牌军。而那些能在黄埔毕业后,再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、陆军军官学校等进阶班镀金的,就成了蒋介石的嫡系中的嫡系。这些金光闪闪的证书,实则是老蒋给心腹将领贴上的忠诚标签。
陈士章就是这套体系的典型受益者。这位名气不大的将领手握多张硬证书:黄埔五期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...正是这些学历资本,让这个既无显赫背景又无过人才能的军官,从皖南事变的副师长一路升到解放战争时的中将军长。
展开剩余51%抗战时期,陈士章本有立功表现,却在1941年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——作为友军副师长,他在皖南事变中疯狂围攻新四军,双手沾满同胞鲜血。这段血腥历史成为他永远洗不掉的污点。
解放战争末期,担任黄百韬兵团军长的陈士章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。他换上农民衣服仓皇逃窜后,竟又跑到福建重组残部负隅顽抗。最终在福建解放时被俘,开始了长达26年的战犯改造生涯。
在功德林管理所,陈士章的表现颇为微妙。他既不像黄维那样公开抗拒改造,也没有积极悔过的表现。这种暧昧态度,或许正与他在皖南犯下的血债有关。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,他才重获自由。
出狱后,陈士章立即申请赴台与妻子团聚。当台湾当局拒绝其入境时,他转而投奔美国。这个选择再次表明,26年的改造未能改变其政治立场。1992年,这位90岁的末路军人客死异乡,他的人生轨迹恰似国民党政权兴衰的缩影,而那些曾经助他平步青云的军官证书,最终都化作了历史审判的见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